当前位置:星眷奇緣>书库>都市言情>我真的是演員> 第三百九十二回 科學家都期待的科幻片

第三百九十二回 科學家都期待的科幻片

    “你好,彭導演。我叫劉慈新。”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,站在彭懌辰面前,溫文爾雅的介紹着自己。

    這人就是中科院物理學家陳旭東,剛剛介紹給彭懌辰的天體物理學家。

    和陳旭東預料的一樣,對方聽到是彭懌辰請他來當科幻電影的天體物理學顧問,沒有二話,立馬就答應接手這項工作了。

    彭懌辰火急火燎派了車把人家直接從京都市區接到了影視基地。

    只是聽到了這個天體物理學家的名字,彭懌辰倒是被搞得愣了一下,心想世界上還有這麼巧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您好,您好。對不起,我冒昧問一句,您寫沒寫過科幻小說?”彭懌辰問出這句話的時候,感覺自己心跳都快了一拍。

    “寫科幻小說?我倒是很喜歡看科幻小說。上大學的時候,自己也嘗試寫過一點,可惜不是那塊料,最後還是放棄了。”劉慈新溫和的回道。

    “哦,是這樣啊!那可惜了,可惜了。”彭懌辰砸吧砸吧嘴,惋惜道。

    衆人也不知道他可惜什麼。

    大家在特效技術研發中心的會議室裡,分賓主落座。

    彭懌辰第一個問題就找上了劉慈新。

    “劉老師,很感謝您願意擔任我們這部電影的顧問。

    剛剛在車上,您應該也看過劇本了。

    天體物理上的專業用語我不太懂。

    我現在只能告訴你,我想要拍攝一部涉及星際戰爭和空間跳躍的電影,裡面有大量的外星人,而且由大量鏡頭都是以宇宙爲背景的。您看我的劇本里面,有沒有什麼太大的硬傷和問題……”

    彭懌辰指着劉慈新手上的劇本,說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既然準備拍一部嚴謹的科幻電影,那麼電影中就不能出現太大的BUG和漏洞。

    可是,話沒說完,周靖淇就開口打斷了他的話。

    “綠洋星的這個設定有些問題。”

    “怎麼說?”

    “首先,行星表面全部都是海洋的情況下,大氣層內部的水循環系統就會出很大的問題,至少應該有小部分的陸地。

    還有,當這個綠洋星受到硅基帝國艦隊攻擊的時候,如果海洋都被瞬間蒸發掉了,那麼大氣層估計就完全破壞了。那些水蒸氣應該會在很短的時間內,全都消散在太空當中,而不是繼續包裹着整個行星……”

    對劉慈新提出的一些BUG,彭懌辰都認真的紀錄了下來。

    和他以前寫過的電影劇本不同,他前世本來就當了二十多年演員,對電影研究和觀看的極多。經典電影的劇情,他基本都能做到滾瓜爛熟。

    但這次這部科幻電影的劇本,是改編自彭懌辰前世最喜歡的一部短篇科幻小說。

    他雖然記得小說的大部分劇情,但很多細節他不可能記的這麼清楚。

    所以出現一些BUG,肯定是不可避免的。

    等劉慈新把自己找出來的問題,全部說完之後,彭懌無比感激道:“謝謝,感謝劉老師給我指出這麼多問題。”

    “沒關係,這些都是常識而已。我希望彭導演這部電影開拍之後,能夠讓我旁觀,我對您怎麼實現那麼龐大的星際戰爭,也非常感興趣。”劉慈新依然保持着溫和的態度請求道。

    “沒問題,您在現場也能給我們提供很多關於星系和宇宙體系的理論指導,我們求之不得。”彭懌辰理所當然道。

    劉慈新聽了,高興的笑着點點頭,就不再說話了。

    彭懌辰此時看看手裡的小本子,心裡也有些感慨。

    本來他還以爲,前世那位娘子關電站的科幻大神,號稱憑藉一己之力將國內科幻文學帶到了世界頂級水平。

    他寫的科幻小說,應該是最硬最符合科學理論的科幻小說了。

    可是,聽了劉慈新的介紹之後,他才意識到是自己有些無知了。

    科幻小說寫得再好,也很難和真正的科學畫上等號,想要製作出來完全真正的科學電影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同理,科幻電影畢竟是電影,強求完全符合科學理論,也是不可能實現的。

    科幻畢竟是幻想,既然是幻想,那麼就不可能完全符合現實。

    自己拍攝科幻電影,雖然基礎上還是需要符合現實科學技術理論,但也不能求全責備,一味追求合乎實際理論。

    更要注重科幻對現實和人性的討論和批判。

    想清楚這一點,他也就放棄了對劇本進行大修的想法,轉而把存在的漏洞交給陳旭東和劉慈新這兩個科學家,讓他們更加自己的劇本,提供幾個修改意見就算了。

    “接下來,我們討論如何在鏡頭裡模擬出龐大的宇宙和星際戰爭的問題。”彭懌辰將目前電影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提了出來。

    這個就屬於周靖淇負責解決的了。

    “彭導,您從去年年底,就將這次電影拍攝的特效技術研發方向交給了我們。經過這半年來的研究,我們初步確定了以下兩個方向的拍攝方案。

    第一種,就是綜合特效投射技術和燈箱顯影技術,完成太空和宇宙場景的拍攝。而不是用傳統的藍幕加電腦特效。

    通過這兩種技術,我們可以完美的解決宇宙空間的景深問題。即便使用3D攝像機進行拍攝,我們依然能讓觀衆看出不同星球之間的不同景深。而不是像以前那樣,觀衆們只能在大銀幕上,看到所有星球都在一個平面上。

    這樣,給他們帶來的感官刺激,可以達到極致。”

    周靖淇興奮的介紹着他們最近研發出來的拍攝技術。

    彭懌辰聽了也很振奮,笑着問道:“那麼星際戰爭和恆星蛙跳這兩種場景,你們想通過什麼方法實現。”

    周靖淇這時臉色變得有些沉重,

    “恆星蛙跳的場景,我們已經找出拍攝的方法了。我們計劃使用模型投射技術。先是搭建一個巨大的投影幕牆,然後按照幕牆大小,等比例製造兩個巨大的恆星和星際戰艦模型。

    演員在戰艦操作室裡進行表演時,可以通過模型戰艦的窗戶,直接看到外面那巨大的用激光投影設備,在幕牆投射的宇宙和蟲洞景象。

    而3D攝像機此時在戰艦模型裡和整個幕牆前,分別放兩套。同步進行拍攝。

    後期電腦合成的時候,我們再把幕牆上的投影景象替換成進一步細化的超高清版本。滿足3D片源的畫質需求。

    而那個蛙跳時,產生的蟲洞,我們按照天文提供的蟲洞模型,製作了一個和戰艦模型等比例大小的水晶球,球的中心是掏空的,戰艦模型可以直接穿越過去。

    而蟲洞的洞壁上,我們請人畫上了清晰的遙遠宇宙星系圖和星雲圖。”

    彭懌辰聽他話裡的意思,恆星蛙跳的場景的拍攝難題應該已經解決了。但看他的臉色卻不太好。

    估計肯定是在拍攝星際戰爭場面的技術上,出現了問題。

    ……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