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星眷奇緣>书库>奇幻玄幻>諸天替身行> 第26章:我愚蠢的弟弟啊!

第26章:我愚蠢的弟弟啊!

    王承恩這人可不簡單,他本來是魏忠賢派遣到信王府的卧底。

    在東廠十三太保當中排行第二。

    后因看著朱由檢從小長大,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,逐漸對朱由檢產生了感情,所以選擇站到信王陣營,當起了雙面間諜。

    其人心思細膩,善於察言觀色,而且懂得軍事,會治理內政,做事面面俱到,可謂是八面玲瓏的人物,算是朱由檢手底下的能臣。

    原劇情中,正是因為有王承恩提供的錯誤情報,朱由檢才能迷惑魏忠賢,才讓魏忠賢逐漸放下戒心,以為朱由檢懦弱無能,沒有主見,可以掌控。

    魏忠賢沒想到朱由檢蠢是真的蠢,狠也是真的狠。

    以至於後來朱由檢登基掌權,成功反殺魏忠賢,滅了閹黨,也為大明的敗亡埋下伏筆!

    可惜朱由檢並沒有知曉未來的本事,並不知道,有時候努力用錯了方向,是在自掘墳墓。

    他現在才十七歲,很多事不能考慮周全,如今所思所想,都是如何坐上那九五至尊之位,然後剷除閹黨,還大明一片朗朗乾坤。

    不得不說,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,朱由檢的很多想法都過於天真,根本不知道東林黨一旦得勢,其禍遠勝閹黨。

    誠然,魏忠賢不是好人,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,所作所為確實可以用十惡不赦來形容。

    但魏忠賢起碼知道分寸,會儘力為天啟帝辦好差事。

    出身窮苦人家的魏忠賢知道大明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,民不聊生,家家窮的叮噹響,根本沒什麼油水,如果再橫徵暴斂,必然是官逼民反的局面,所以一直致力於減免農業稅。

    為了給邊軍提供軍費,魏忠賢將稅收的目標放在了那些富商和地主鄉紳階級。

    如此一來,收上來的錢雖經過層層剋扣,國庫沒有太富裕,但起碼能夠維持國家的正常開支。

    反觀那些自命清高的東林黨,他們本就是地主和富商的天然盟友,一旦得勢,只會中飽私囊,根本不會管百姓死活,哪怕天災連年,依舊強征百姓賦稅。

    天啟帝之所以會重用魏忠賢,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是因為魏忠賢是大明的錢袋子。

    在歷史當中,朱由校臨死之前,還不忘拉著朱由檢的手,對他說:「忠賢恪謹忠貞,可計大事。」

    結果處於叛逆期的朱由檢根本聽不老人言。

    從小受到東林黨熏陶的朱由檢,對於閹黨深惡痛絕,認為自己的哥哥朱由校昏庸無能,閹黨禍亂朝綱,只有消滅了閹黨,自己掌權,才能振興大明,讓日月山河永在。

    事實上,朱由檢有心機城府,也很努力,算是守成之君,可他缺乏政治覺悟和手段,又生錯了時代。

    在東林黨看來,朱由檢就是他們用來對付天啟帝和魏忠賢的傀儡,幫助朱由檢上位,只是為了自身利益。

    朱由檢上位之後,聯合東林黨拿魏忠賢開刀。

    結果魏忠賢一倒,朝廷很快就窮得叮噹響,國庫入不敷出,很多時候連士兵的軍餉都發不出來。

    遼東甚至還因此發生了兵變!

    事實上朝廷不是沒錢,而是錢都進了那些東林黨的口袋。

    在大明存亡之際,這些寬以待己,嚴以待人的東林黨,想的依舊是內鬥和中飽私囊,加上小冰河時期,天災不斷,流民四起,外憂內患,一步步將大明拖向無底深淵。

    當然,如今的朱由檢對於這些事都茫然無知。

    就在朱由檢愁眉不展的時候。

    王承恩走進房間,見朱由檢面色陰鬱,躬身言道:「殿下,陸文昭和丁白纓要不要奴才處理掉,他們知道的太多了,而且東林那邊,容不下他們。」

    朱由檢穩定心神,想了想:「現在還不是時候,再等等吧。」

    王承恩見朱由檢另有了打算,知道朱由檢的性子,轉而說道:「霍大人那邊,要繼續進行嗎?」

    「按照原計劃進行,這次絕不能再出岔子,你帶我聯繫東林的幾位老大人,讓他們加快行動,我擔心遲則生變。」

    「另外,儘快掌控京營,我們需要做好最壞的準備。」

    聽到朱由檢的吩咐,王承恩不免擔心起來,加快進度,很多地方就容易出紕漏。

    還是太年輕了啊!

    心中略微感嘆,王承恩卻沒有違背朱由檢的命令。

    在王承恩的心目中,朱由檢的地位遠超朱由校。

    眼下信王最大的擋路石,還是天啟帝。

    天啟帝一日不死,朱由檢就沒有上位的機會。

    王承恩領命離開,無比決絕,無論前路如何艱難,他都會為了朱由校披荊斬棘,剷除一切阻礙,哪怕那人是當朝天子。

    房間中只剩下朱由檢一人,來到窗前,看著天空中的一輪明月,朱由檢低聲呢喃:「皇兄,你別怪我心狠,是你糊塗啊,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大明的基業!」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北鎮撫司。

    押送郭真入詔獄,江帆向郭真詢問了一些關於東林黨和信王的情況,然後交代青龍等人嚴加看管后,連夜前往皇宮。

    有朱由校御賜的金牌,加上江帆是錦衣衛鎮撫使的身份,可以帶刀入宮,不必在外解除武器,一路暢通無阻。

    通過重重關卡和數次盤問后,江帆來到戒備森嚴的御書房外。

    經過值守太監的稟告后,御書房的大門打開,兩鬢斑白的魏忠賢從中走出,宣江帆進殿面聖。

    走進大殿,江帆發現朱由校正在認真地處理奏摺,略感意外。

    沒想到這個木匠皇帝,居然會如此勤奮,半夜還在處理朝政,當皇帝都怎麼卷的嗎?

    不會是在裝樣子吧?

    這時,朱由校聽到聲響,抬起頭,笑道:「江愛卿來了,這麼晚來見朕,所為何事?」

    「啟稟皇上,微臣查到皇上落水,並非意外,而是有人在寶船上做了手腳,想要謀害皇上,此人正是東廠的郭真公公,有《寶船監造紀要》為證,寶船兩次出廠檢驗之人,都是郭真。」

    江帆將《寶船監造紀要》交給魏忠賢,接著說道:「經過微臣跟蹤調查,郭真今夜前往明時坊金陵樓赴宴,險些被人滅口,好在微臣及時趕到,才抓到了活口。」

    「根據郭真的口供,他其實是東林的人,寶船案的主使之人,乃是前首輔韓爌。」

    「此外,去年王恭廠大爆炸,太子殿下受驚而殤也並非意外,-極有可能是東林之人所為。」

    聽到此處,朱由校面上看不出喜怒,哦了一聲,隨即道:「還有嗎?」

    見朱由校表情管理如此到位,江帆心中對其的評價有所改變。

    從朱由校的態度來看,似乎自己所言之事,他都不不覺得意外。

    或者說早就知道是東林黨所為。

    兒子死了,自己險些被害死,正常人都會怒不可遏,朱由校卻能夠不動聲色,如此隱忍之人,和歷史上的形象有很大出入。

    難道,天啟帝其實是個老陰逼?

    江帆留了一個心眼,同時察覺自己之前犯了一個錯誤。

    那就是先入為主。

    【看來這個木匠皇帝,並沒有史書上記錄的那麼不堪啊!】

    心念一轉,撇了一旁的魏忠賢一眼,江帆繼續道:「微臣還收到消息,東林可能已經控制了太醫院,準備讓兵部尚書霍維華向皇上進獻號稱仙藥的靈露飲。」

    「此葯說是仙藥,實際卻暗藏微量毒素,長期服用會導致內髒水腫,還請皇上當心。」

    朱由校的面色微變,眼中多了一分殺氣,和一分痛心,看向信王府的方向,心道:「我愚蠢的弟弟啊,你連幾年都等不了嗎?!」

    在聽完江帆的話后,魏忠賢則大驚失色。

    因為兵部尚書霍維華乃是他的心腹。

    在天啟初年,霍維華就依附於魏忠賢,並出謀劃策,誣殺東林王安。

    天啟四年,霍維華被魏忠賢提拔為刑部侍郎,一直對東林黨人大力打擊,曾追論三案,改撰《光宗實錄》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