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想家
祁萬里捧著熱茶,聞茶香,觀茶色,品茶味。m
「院外風荷西子笑,明前龍井女兒紅。泡茶的水同樣重要,龍井泉水泡出來的龍井茶有一股淡淡的油煎蠶豆瓣兒的香氣,換了其他地方的水,這種香味兒就淡了很多。」
「咱們汝寧府的毛尖茶香高味濃湯色綠,配上本地的水那也是一絕,兩種茶葉從外形和口感上都不一樣,各有千秋。若是非要分個高低,此刻在汝寧府地界上,大家喝慣了毛尖,自然是毛尖茶更好一些,更適合一些。」
「看來祁老爺對毛尖茶的評價不低。」殷清瑤笑著問道,「祁老爺做生意去過很多地方嗎?」
祁萬里見她年紀雖小,談吐舉止卻大方得體,姿態不卑不亢,有大家氣派。
「我祖籍開封府,不敢說去過很多地方,往南到過福建、江浙,往北到過京師。手底下帶了幾個人,做些小生意。」
幾乎跑遍了半個大梁,殷清瑤難得遇上這樣的人,不免多問幾句。
「那依祁老爺看,做什麼生意做賺錢?」
祁萬里頓了頓,笑道:
「其實到處跑的行商賺的並不多,真正賺錢的生意在京城,我們只是路走得多,事兒見得多,人生不至於太無聊罷了。比如我從杭州販的這些絲綢,並不值錢,但如果是雲錦,運到京城能賣上大價錢。」
「絲綢既然不值錢,那就想辦法讓它變得值錢,這就是樂趣。」
「祁老爺是個妙人。」殷清瑤嘆道,「我也想和祁老爺一樣出去看看走走,只是眼下有很多事情纏身。祁老爺如果不介意的話,今天中午我請您去陳記酒樓,您再跟我說一些外面的趣事兒!」
「不知道祁老爺是否賞光?」
殷清瑤起身邀請,方氏撮合道:「是啊,祁老爺交代的任務我們還沒完成呢,今天中午設宴給祁老爺賠罪……」
都這麼說了,祁萬里本也沒什麼事兒,當即爽朗應道:「賠罪不敢當,我看您二位雖是女子,行事卻不比男子差,以後說不準還得麻煩兩位,今天這頓我請,權當交個朋友。」
「怎麼能讓祁老爺請呢,那就是我們不地道了……」
三人客套一番,從綉坊出來,從西城門到陳記酒樓距離不近,殷清瑤趕著馬車,一刻鐘才到酒樓。
還不到午時,酒樓大堂卻鬧哄哄的,一群兵丁把大堂包下,正在划拳喝酒。
殷清瑤一眼就看見大堂正中間端著一隻酒碗,一隻腳踩著板凳的老六,老六抬頭正好也看見她。
「妹子!」穿透大堂的一聲喊叫,老六放下酒碗,沖她招了招手。
「抱歉,舅娘,您帶祁老爺先上去。」
這群人一看就是兵痞子,經常來陳記喝酒,李帆都認得他們,本是想迎出來,直接帶著他們往樓上走。卻見殷清瑤走過去,應該是認識,喊了一聲:「六哥,不知道你們也在這兒。」
裡面好幾個熟臉,沖他們一個一個打了招呼。
「啥時候來的府城?」老六找了個杯子給她倒了杯水,「坐會兒咱敘敘舊。」
「按理說六哥相邀,我得給六哥面子,但是今個兒實在不巧,我請了客人。這樣吧,我以茶代酒,給六哥和諸位哥哥們賠個不是。」
老六看見她覺得親切,跟她打過交道的幾個兵丁都是打心眼兒里佩服她,很給面子地舉起手裡的酒碗。
老六端到嘴邊的酒碗頓了頓說道:「今個兒是給金城接風,他去臨江府辦差回來,這會兒在府衙里呢。」
殷清瑤放下茶杯,擦擦嘴角的茶漬說道:「那我等會兒下來再給大家賠不是,失陪,抱歉。」
確實有很長時間沒見金城了,想到梁懷玉說的,他跟老六都是京衛的百戶,年紀輕輕就能在京衛做百戶,家世肯定都不一般,而且,肯定很忙。
從去年到現在她都沒再見過金城。
李帆一直在雅間陪著,不為別的,就說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他就不放心,見她上去,李帆還是不放心,對著她交代道:「有啥事兒記得喊我。」
殷清瑤哦了一聲,見他一步三回頭,失笑道:「舅舅你快回去忙吧,拐個彎兒就是府衙,樓下就是衛兵,你還擔心啥!」
祁萬里對此並不稀奇,也不覺得冒犯。
「這年頭,女人做生意總歸是讓人不放心的。殷姑娘說想出去看看,家裡人可同意?」
殷清瑤搖頭。
「我還沒跟他們說呢,不過估計不太容易,所以今天才要麻煩祁老爺多跟我說點外面的事兒,讓我也見見世面。」
「跟我家姑娘一模一樣啊……」想到自家姑娘,祁萬里滿臉都是寵溺,「不過我家姑娘可沒殷姑娘的本事……」
「外面其實也沒什麼說的,這兩年沿海一帶有人出海,帶回來很多珍珠貝殼珊瑚寶石之類的,送到京城能賣不少錢,其他東西,比如沉香木等香料也值錢,別的東西就不大值錢了。」
「從外面帶回來的,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都不值錢。也有人想碰運氣,從船上鼓搗點東西送到京城……很多人還賠本呢,我是一次都沒做過。」
「不過我去年到京城的時候,見著了一種深紅色的酒,說是用紫葡萄釀的,在京城價值千金。聽朋友說這種酒產自西域,但因路途遙遠,不好運輸,所以咱們這邊從來沒見過。」
「還有瓜子,瓜子不似葡萄酒那般貴,但是也不便宜。」
「剩下的賺錢的生意就是絲綢、茶葉、藥材、鹽、糧這些東西了。我就是販賣些絲綢茶葉什麼的,都是小打小鬧,不值一提。」
他提到的賺錢的生意有葡萄酒和瓜子……但是殷清瑤覺得自己沒賺多少錢。
說著話,酒樓的夥計提著食盒進來,上了滿滿一桌子菜。祁萬里算是半個本地人,口味上沒有太大的差別。這些菜……殷清瑤注意到有一道切片肉腸。
「舅娘,這道菜是……」
方氏還沒開口,祁萬里開口解釋道:「前段時間,汝寧府開了個作坊,賣一些熟食,這個香腸切成片就是一道下酒菜,口感好,簡單方便,還容易攜帶,很多行商都喜歡買一些帶著路上吃,我這趟回開封就買了不少,給親朋好友都帶了點,當下酒菜也不錯。。」
殷清瑤挑挑眉毛,琢磨著等空閒了得去作坊里看看。
樓下又是一陣喧囂,估摸著他們一時半會兒不會散場,殷清瑤陪著把這頓飯吃完,方氏送祁萬里下樓。殷清瑤拐了個彎兒,端了一杯茶過去。
金城被灌了好幾碗酒,雖然沒醉,但是臉跟耳朵都是紅紅的,身上穿的衣裳也乾淨,應該是剛換過。經常趕路的人都知道,路上塵土飛揚,不收拾根本就沒法見人!
「金城大哥,好久不見,我以茶代酒……」
老六已經有點醉意了,見金城的酒碗空了,立刻給他倒滿,嚷嚷道:「清瑤妹子給你敬酒呢,來來,幹了這一碗!」
這是找個由頭給他灌酒呢,看著金城一臉無奈苦笑的模樣,殷清瑤心底剛升起一股愧疚,就見他深吸了一口氣,端著酒碗咕咚咕咚一口氣幹完了。
老六又給他滿上。
殷清瑤:「……」
少年們聚在一處恣意昂揚,被氣氛感染的殷清瑤把茶水喝出了白酒的架勢,一連喝了好幾杯才從酒場上脫身。
茶喝多了撐得慌,把馬車停在綉坊門口,殷清瑤和杜鵑沿著城牆溜達。城門口行商多,稍一打聽就打聽到向氏的作坊在哪兒了。
距離城門口很近,在巷子裡面,走進巷子裡,不用再打聽,光聞著味兒就能找到作坊。進門看見院子裡搭了棚子,棚子底下支著油鍋,炸豆腐串的,灌香腸的,做涼皮的……天氣涼了,涼皮賣不了多少,上午做的還在院子裡放著。
向氏挽著袖子正在炸豆腐串。
「向嫂子。」
殷清瑤喊了一聲她才反應過來。一臉驚喜地看著她問道:「啥時候來的府城,來看咱們作坊的生意也不說一聲!」
說著話手底下還不停歇,殷清瑤笑笑問道:「生意怎麼樣?」
「可把我忙死了!」
等炸出來一鍋,向梅才有空跟殷清瑤說話。
「炸豆腐串我請得有人,不過這幾天涼皮不好賣,涼皮做得少了,我就騰出來功夫了,我多干點就少花點錢請別人。香腸賣的最好,清瑤,你看咱們作坊咋樣?」
院子裡地方不大,卻井井有條,地上乾乾淨淨的,幹活的幾個人拾掇得也利索。
「好極了,咱們的香腸都賣到開封府了能不好嗎?」
向氏開心地把帳本拿出來給她。
「你既然來了,看看帳本吧。」
殷清瑤在府城轉了一圈,發現有不少賣豆腐串的攤子,從他們家進貨的攤子都是同意定做的爐子,上面插的還有旗幟,所有的攤子上,他們家的生意最好。
「我先不看,天氣涼了,涼皮不好賣,咱們可以把涼皮撤了,換上別的。」
「換上啥?」向氏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她。
院子裡還有幹活的人,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。
「咱們進屋說。」
向氏把手裡的活交給別人,進屋泡了壺茶。
「涼皮不是不做了,等再過幾天,我做一些辣椒醬送來,涼皮可以炒著吃,可以燴著吃,吃法可多了,可以當成一種風味小吃。」
「眼下咱們可以上一些新品,比如各種涮丸子,做麻辣燙。需要的材料還是辣椒,家裡種的辣椒馬上就能用了,這段時間咱們先研究研究丸子。」
殷清瑤用手邊的材料做了幾種,肉末丸子,雞肉丸子,魚肉丸子,海鮮丸子他們現在沒有那個條件,就這幾種先試試水。
烤香腸賣得也很不錯,別人雖然跟他們搶生意,但是他們的生意也沒有太差,向氏一開始的擔心在算完帳之後就放下了,殷清瑤一提,她就絞盡腦汁琢磨還能出些什麼樣的新品。
等第二天殷清瑤來的時候,驚訝地發現她竟然鼓搗出了米粉。
「我是聽那些行商說的,在南方吃過米粉,長得跟麵條一樣,口感比麵條筋道,我就想著配上咱們的雞湯,肯定是一絕,我做了些,你嘗嘗!」
熱氣騰騰的雞湯里泡著米粉,上面鋪著一層木耳絲、蘑菇丁、香菜和蔥花,還有炸黃豆和芝麻鹽。
恍惚間,殷清瑤以為這是一碗穿越過來的米線。
嘗了一口,味道更是親切。吃過早飯的她沒忍住又吃了一大碗米線,吃完之後打著飽嗝贊道:「太,太好吃了!你可以考慮開個店,正好,我之前在城門口買了個店面,本來是想放繡品賣,結果現在用不上了。要不你去開個米粉店,順便把咱們的炒涼皮燴涼皮裹涼皮都算上。」
向氏認真考慮著她的提議。
「行,說干就干,我先去看看鋪子。」
殷清瑤帶著她去看了鋪子,向氏當即列了個單子,把需要置辦的東西列出來,回去喊上章程,夫妻倆半天功夫就把該買的東西置辦好。
回家算了個日子打算開張。
利益分配上,因為用了雞湯配方和店鋪,殷清瑤占了兩成股,向氏堅持跟她按照四六分,被她拒絕了,畢竟鋪子都是向氏自己盯著,最後只好按照殷清瑤的提議。
米粉店雖然是一個小吃店,但好歹也算是一個店面,殷清瑤找人定做了一個牌匾,向大嫂米粉,兩掛鞭炮下去就算開張,向氏笑得合不攏嘴,站在門口吆喝。
「向大嫂米粉,好吃不貴,便宜實惠,來嘗一嘗看一看……」
城門口來來往往的客商絡繹不絕,開張頭一天生意就非常火爆,殷清瑤跟杜鵑幫著端盤子收拾,整整忙了一天,晚上坐下來算帳,開張頭一天賣出去了四五百碗米粉,二百多碗炒涼皮。
一天下來不少賺,向氏兩口子就更高興了。
「就是忙得記不過來帳了,咱們還有作坊那邊呢。帳記不清可不行,回頭去請個帳房先生?請帳房先生要花不少錢吧!」
殷清瑤想了想提議道:「我舅舅不就是帳房先生,讓他晚上過來加個班,咱們給他開工錢,讓他幫著咱們把帳算出來不就行了。」
「別人咱還信不過呢,這是個好辦法!」
商量住之後,殷清瑤回綉坊跟方氏說了,多干一份活就多拿一份錢,方氏自然是沒有意見的,李帆也沒有意見,於是當天晚上殷清瑤就牽頭讓兩邊見了一面。
把這件事兒辦妥了之後殷清瑤才能放心的回家。
好幾天沒回去了,有點想家了。
第二天早上出發,因為沒走水路,回去相當於繞遠,午時才到家,到村口停住,看著村子裡升起的炊煙,感覺像是出門了好久。
門口的空地上曬著紅彤彤的辣椒,後院裡飄出來的瓜子的香味兒,隱約還有織布機的聲音。走到前院,二樓傳來孩童的哭聲和李柔娘的調笑聲,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,她不在這幾天,家裡還是老樣子。
「呦,小姐回來了!」臘梅手上沾滿麵粉,揚眉笑道,「今天中午吃麵條,我做了炸醬麵,快洗洗手去撈麵條。」
李柔娘從樓上看到她,喊道:「清瑤,快來幫個忙,小豬拉到床上了!」
「臘梅嬸子,鍋里溢出來了,湯溢出來了!」
好吧,不是熱火朝天,是雞飛狗跳。
殷清瑤跟杜鵑分頭行動,杜鵑去廚房幫忙,殷清瑤去樓上幫忙,好不容易收拾完了,麵條都泡軟了,不好吃了。
臘梅不好意思地說道:「下次還是蒸包子吃吧,擀麵條又費勁兒又麻煩……」
殷清瑤贊同地點點頭,低頭把碗裡的麵條扒拉到嘴裡。
「對了,小姐,這幾天陸續有人來問,咱們啥時候開始收瓜子,還問這次收是啥價錢,這幾天天氣好,瓜子曬得差不多了。」
她已經寫信去問了梁懷玉,算算時間回信這兩天應該就能到了。
前頭瓜子的錢還沒結算,現在讓她收瓜子,她把自己賣了都不夠收的。
「這兩天有信送來嗎?」
她跟杜鵑都不在家,家裡的事兒基本上都是臘梅盯著。
「沒有……昨天不過有人來找過您,您不在,我們也不知道您啥時候回來,那人就說過兩天再來。」
有人來?殷清瑤舒了口氣。</br></br>